Sunday, October 22, 2006

语言,方言和不同文化

对于语言和方言,我觉得他们跟人们生活互动的扩展有密切的关系。同时他们是从属关系,他们应该是先后而出现的,并且不严格地说他们也许已经反复地多次更换角色了。

很久很久以前,人们都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。狩猎和耕种成为生活物质的主要来源,因此那时候还没有贸易。由于有地理上隔离,像河流,山川,森林,沙漠等地理障碍,人们只能跟住在一起,或者临近的人群有生活上的互动,如一起狩猎。为了能够沟通,方言便出现了。我猜想可能当时的人们看见动物之间会不同的声音互相回应,因而学习它们那样通过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。久而久之,大家之间有了默认的一套沟通用语,像发出A声音就是开心,而B声音就是要攻击等。我想,这也许就是最原始的方言。随着历史发展,交通工具的发明,贸易产生了,距离较远一点的不同地方的人群开始有了互动。与此同时,当有一定距离的两个不同地方的人们有互动交流时,也就是不同文化的交流,如住在海边的渔民和内陆山区的人民,他们就会有着不同的方言和文化。当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在互动的时候,因有着不同的方言,他们不一定能够沟通得很好。经过学习和交流,他们也许会选较容易明白,便于交流的方言共同使用。然后,随着两个地方互动的密切,居住在人口的增长,这两个地方就会变成一个大群体,也许就是一个小镇,而那个共同使用的方言也就变成这个镇的语言了,也就是说方言转换角色成语言。当然,一个大群体里可能包括三个或更多的小地方。当经济更进一步发展,交通工具的改善允许更远的人们之间有互动时,这个大群体也要升级了,由多个不同的大群体合成一个更大的群体,也许就是市。曾经转换角色成为镇语言的那个方言,面对更高一级的分类是又一次转换成这一级里的方言了。如此类推,继而就是省,接着就是国了,随着范围的扩大,方言和语言的角色继续转换着。不过,在同一片大地上,也许同时存在多个同样等级的群体,也就是不同的国家。历史上,中国曾经存在着多个小国,后来是秦始皇把中国统一起来的。然而,现在中国的语言在世界的范围内又只是众多语言的一种。从角色上讲,中国的语言又转换为世界中方言了。

然而,要把某一种方言作为一个在大地域内使用的语言不是一天,两天,或者一个月,半年的事情,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的。因为不同的方言,人们发音时的声调不同,口头用词也不同,特定情景下的用语就更不同了。现在中国的语言是普通话,因为严格来说,语言是某种方言完成标准化,特别是书面标准化的程序后,人们就称其为语言。我的父母是不会普通话的,他们只会说家乡的方言。家乡方言发声的声调跟普通话不同,普通话的声调教低,而家乡方言的声调较高,听不懂的人会以为他们在吵架。随着电视节目,以及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交流,他们经过多年后的今天,尽管带有口音,他们还是可以用普通话来与人沟通。但是,有相当一部分的特定用语和短语他们是听不懂的。尽管是作为学生的我,有时候在跟人们交谈或者阅读文献时,也有很多用语不明白,因为这里面参杂着不同的文化。要想明白有着不同文化的人的话语和文献,那就要涉及到文化的交流。

不同的群体的互动中同时体现了文化的交流。由于地理上的隔离,不同的地方生活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,如服装文化,饮食文化等。住在纬度较高的地方的人们,由于天气寒冷干旱,穿的衣服会比较长和厚。他们种植像是小麦等庄稼,食物就会以面包为主。而住在纬度低的人们,由于天气炎热潮湿,穿的衣服比较短和薄。他们种植像是水稻等庄稼,食物以饭为主。然而,要想真正明白不同的文化,听懂不同的方言和看懂不同的文献,就要亲身去体会,最好就是生活在那个文化的圈子里,接触那里的人,品尝当地的食物,穿上其衣服感受感受。但是,不同文化之间要有交流,需要人们的主观认识。要是人们认为自给自足已经足够了,他就不会有主动接受和学习其他文化的动机,封建制度的清皇朝就是这样一个态度了。当林则徐说要放眼看世界的时候,这个百年皇朝已走向灭亡了。因此,要有文化交流,就要有人们的主观认识。至于这个主观认识是什么,我觉得要明白文化是历史与现在的体现。一个文化可以带新观点,新物质帮助另一个文化,当然,有好处的同时,也可能带来冲击。那是因为不同的文化评定事情好坏的标准不一。然而,如何去取长补短又将会是一门更高深的和值得去探讨的学科了。

2 Comments:

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o !!

8:36 PM  
Blogger lcd said...

"o!!" ?????

11:00 PM  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